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 学界动态
林艳柳副教授主讲的UCRN系列讲座第六讲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3-12-04

2023年113021-22点(北京时间),由荷兰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的林艳柳副教授和团队(陆红美博士、贺俊堯、周晓萌和李珍) 主讲的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系列讲座第六讲“中国协作规划”成功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UCRN联合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地理与规划系的黄友琴教授主持,UCRN众多成员以及众多来自全球的学者学生及业界人士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主持人黄友琴教授致欢迎词,并对林艳柳副教授做了介绍。林艳柳的报告主要基于在研的欧盟研究理事会启动基金(ERC Starting Grant)项目的一些初步成果。该报告分为部分。第一部分为西方协作式规划理论和实践,包括西方协作式规划的起因、不同国家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规划制度的变革和公众参与、不同形式的权力关系,以及线上线下的公众领域对协作规划实践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英国的协作规划运动最先出现在城市更新领域中,与居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密切相关。而在美国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协作对话则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如水流域管理等。荷兰的各级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也选择了与企业和民间社会的合作。基于规划实践,西方一些学者如英国的帕齐·希利(Pasty Healey)、美国的朱迪丝·英尼斯(Judith E. Innes)和 大卫·布赫(David E. Booher)等从八十年代开始构建协作或沟通规划理论 (Collaborative/Communicative Planning Theory)。该理论主要基于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沟通行动理论。协作规划理论主要有三个假设:第一个是强调平等和自由言论的协商民主;第二个是权力中立,即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地提出质疑和建议;第三个是理性沟通,指在公共领域进行真诚、全面和准确的讨论。总体而言,协作规划强调利益相关者应进行长期的、面对面的对话并建立共识,从而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然而,协作规划理论受到很多质疑,批评者认为该理论忽略了制度背景和权力关系。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提出协作规划的另外一种方法 竞争规划(Agonistic Planning),强调竞争公众领域、权力斗争和冲突共识等。但该理论也受到不少评判,如难以应用到规划实践中等。林艳柳在研的项目质疑协作规划理论的三个假设对中国协作规划的适用性,因为规划实践受到独特的体制(如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和地方文化等)和新媒体(如社交媒体和线上公众参与平台等)的影响。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中国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背景、各种权力关系与线上和线下公众领域对协作规划实践的影响。她的团队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社交媒体数据挖掘和分析、计算机辅助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等。研究案例涉及中国的城市更新和环境治理等多个协作规划实践领域,包括河长制中不对称的权力结构和政府主导的公众参与,城市更新中社交媒体影响下的网络权力变化,社区规划师在社区治理中的复杂角色,以及社区花园运动引发的线上和线下公共领域的互动等。

 

最后林艳柳指出协作规划理论和中国协作规划实践存在一些差异。首先,中国的协作规划实践是问题导向的,不同的体制设计包括不同程度的公众参与和协商等取决于问题和利益相关者的复杂程度。其次,中国协作规划实践具备多样性,可能是政府主导也可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发起的,并且受到不同地方体制和文化等的影响,混合了沟通规划和竞争规划的一些特征。再次,由于受到不同地方正式或非正式制度以及社交网络不同程度地影响,协作规划中权力关系存在多种形式,规划师也很难扮演中立的角色。在新媒体影响下,线上公众领域对协作规划中的互动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 讲座进行中


 

   

     主讲报告完成之后,林艳柳回答了来自听众的问题,如中国的规划中公众一般在哪个阶段参与进来、社交媒体对中国和西方协作式规划影响的差异、荷兰在规划中使用的数字化平台的类型等,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主讲人简介:

       林艳柳(Yanliu Lin)是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埃茵霍芬科技大学建设环境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曾在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任城市研究讲师。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协作规划、数字化规划和规划支持科学,关注新技术如规划支持系统、社交媒体智慧平台、数字孪生技术等对公众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的协作的影响,并且对比中西方智慧治理的异同。此外,她对国内大城市城中村可持续更新、中荷保障房建设和外来人口社会融入、淘宝村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转型、绿道规划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有着深入的研究。她的研究得到欧盟研究理事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荷兰研究委员会(NWO)、荷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构、欧盟玛丽居里行动的亚洲城市知识网络、城市中国计划等的资助。她在SSCI/SCI检索期刊上共计发表五十多篇期刊论文,发表在Cities, Urban Studi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Planning Theory等城市规划和研究方面的国际学术期刊中。她参与撰写一本英文专著“Village in the City: Asian Variations of Urbanisms of Inclusion”(《城中村:包容性城市主义的亚洲变体》)和一本中文专著《智慧治理和新型协作规划》。她目前在国际期刊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计算机、环境与城市系统》) 办一个关于面向可持续城市未来的数字化规划的专刊。她被多个国际会议邀请做学术报告,曾担任第十三届国际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计算机会议(CUPUM)地方委员会委员,。此外,她担任三十多个SSCI和SCI期刊论文评审专家。林艳柳长期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与规划转型,目前担任中国城市网络 (UCRN) 的委员会成员。

 

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简介

       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是致力推动中国城市研究的跨学科国际性研究网络,1999年创立,至今已有24年发展历史。UCRN为关注中国城市问题的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国际性交流平台,通过举办会议与论坛、组建社交媒体交流群、邮件列表、编辑信息动态电子出版物等形式,促进学术讨论与深化合作、增进学者之间友谊,促进学术与专业信息传播。UCRN尤其关注中国城市研究下一代学者的成长,通过导师计划、青年论坛、优秀论文评选奖励等方式给予成长帮助。UCRN的官方网页是: http://mumford.albany.edu/chinanet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 沪交ICP备2019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