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系列讲座第3讲简报|甘犁: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评估 发布日期:2020-12-19
讲座简报 | 甘犁: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评估
2020年12月1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3讲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评估”,主讲嘉宾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经济系Clifford Taylor Jr. 经济学讲席教授甘犁教授。
本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室以网络直播形式进行,吸引了众多高校师生、各方面专业人士在线观看和互动交流,参与讲座人士最高时达到90多位,交流环节气氛热烈。 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杰教授主持。在讲座开始前,陈杰教授对讲座人甘犁教授进行了介绍。甘犁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他在包括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中国经济问题等方面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研究贡献巨大。2009年,甘犁教授在西南财经大学发起并一直领导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该调查每两年开展一次,持续跟踪全国4万个有代表性的家庭,调查中发现的一部分数据和研究成果,如收入分配、住房空置率和家庭资产配置等被中国和全世界广泛报道。陈杰教授指出,甘犁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工作造福了众多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学者,推动了中国经济、金融、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政策决策水平提升。 甘犁教授此次讲座从住房保障国际比较、我国城镇住房存量现状、我国新市民基本情况、住房保障错配及门槛评估四部分展开,旨在评估当前我国住房保障水平,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图1 甘犁教授以”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评估”为题发表演讲 在住房保障国际比较部分,甘教授指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国住房自有率高,住房条件较好,整体家庭的住房负担不重,但低收入家庭负担过重。此外,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拥挤比例没有变化,住房面积差异性不大。在住房保障政策上,各国住房保障政策选项与我国一致,但政策力度和发展趋势与我国有较大差异。同时,各国政策均从支持建设转向支持住房补贴,从鼓励购买向保障居住转变,政策性租赁住房供给逐渐多元化。 关于我国城镇住房存量现状,甘教授从城镇家庭住房自有率、城镇家庭多套房拥有率、城镇住房套户比、城镇住房总量、住房空置率与居民用电情况几个角度切入,得出我国住房存量基数大、增长快,但同时住房资源存在浪费、空置率增长趋势明显,尤其需重点关注部分二三线城市住房空置率高等结论。 在介绍我国新市民群体基本状况时,甘犁教授从流动人口数量、户籍情况、年龄、受教育状况等方面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强调新市民对城市就业、应对老龄化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此外,甘教授通过数据指出,在其强烈的购房需求的对比下,由于受房价较高、未享受住房保障、租赁市场不规范的影响,新市民住房问题突出,应得到重视。 最后,甘犁教授介绍了我国住房保障状况及对保障门槛的评估情况。他指出,从不同收入群体的拥有率上看,我国政策性住房错配问题较为严重,而租赁型保障房与产权型相比错配现象并不严重。甘犁教授团队还通过对保障房的申请门槛进行指数评估,得出“住房保障过于排外,对新市民不友好”的重要结论。这一保障门槛指数能有效得衡量地区的保障房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以上四部分的数据介绍与分析,甘犁教授总结指出,伴随住房市场日趋成熟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推进,新市民群体的住房问题以及存量住房居住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应是下一阶段住房保障的重点方向。
图2 甘犁教授讲座网络直播截图 在交流互动环节,众多听众热烈提问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华东师大紫江青年学者崔璨研究员针对新市民的定义与甘教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淑云教授针对新市民目前居住城市的税收统计识别问题向甘教授提问,陈杰教授提出新市民住房保障的供给问题可结合其留在所在城市的概率来做规划。针对以上的问题和建议,甘犁教授一一作出解答。还有很多听众也积极参与,进行了充分讨论。讲座最后,陈杰教授高度肯定了该讲座的意义,代表中心向各位听众表示感谢,并邀请在线听众共同“云上”合影,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图3 讲座最后的“云上”合影。 |